客服热线:13552441705

安徽守牢耕地红线 夯实“千亿斤江淮粮仓”根基

2024-06-29 15:36 浏览:70 评论:0 来源:农易网   
核心摘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安徽,聚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夯实“千亿斤江淮粮仓”根基。
 
  什么是全国土地日?
 
  丛林牧野,沃野田畴,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倚赖于脚下的这片土地。
 
  珍视土地,写进了中国人的基因里。每年的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这是国务院确立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全国土地日如今已经成为宣传我国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引导社会关注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意识的重要平台。
 
  “为什么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什么是基本农田‘五不准’?”“什么是节约集约用地?”……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在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和平文化广场,一场关于土地知识的学习正在这里进行。
 
  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主题,安徽省、市、县三级联动举办省主场线下宣传活动,开展“耕地保护进万村”,各市、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厅属各单位走进田间地头、工矿企业、开发园区,向公众宣传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意义,及各地工作进展、突破和创新做法,为群众答疑。
 
  心怀“国之大者”,安徽聚焦耕地保护,制定新增耕地核定指南、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健全省、市、县、乡、村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人防”+“技防”的工作体系,推动“天巡地查”,做到地有人管、田有人护,探索耕地保护新机制,夯实“千亿斤江淮粮仓”根基。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安徽建设全省统一的耕地占补平衡监管平台,进入试运行阶段。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工作,全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约7176万亩,超规划任务约33万亩。耕地保护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已完成整改6277个、4.1万亩,分别占77%、72%;占补平衡专项整治已完成整改11390个、9.6万亩,分别占71.6%、84.9%。
 
  以“真金白银”鼓励保护耕地。全省实施省级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政策,省级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乡(镇、街道)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给予资金激励。自2021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会同省财政已累计下达耕地保护补偿激励专项资金4.09亿元,340个乡(镇、街道)获得补偿激励资金。同时,在部门预算中累计安排1990万元,用于支持土地卫片执法相关技术服务,为有效提升全省耕地卫片执法及动态监测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住“耕”基,用好良田。2023年以来,安徽省顺利完成16个设区市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一上”数据显示,全省耕地面积超8340万亩,较上年净增加约20万亩,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上一篇:

赖园园: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助力打响“桂字号”品牌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87056308@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