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552441705

薛少孝:技与情

2024-03-14 18:08 浏览:19 评论:0 来源:农易网   
核心摘要: 通过这次录制广播剧《黄河壮歌》我更深地认识理解了"技"为"情"服务的宗旨。"技"不仅为剧中的"情"服务也是

通过这次录制广播剧《黄河壮歌》我更深地认识理解了"技"为"情"服务的宗旨。"技"不仅为剧中的"情"服务也是为演员个人服务。

广播剧纯粹是用语言体现剧情的艺术。每字每句要把剧中人物所处的人物相互关系、关系之间的剧情矛盾,必须构画出当时的剧情画面感准确的体现出来。而且一定要拿捏的非常准确舒服,白口没有腔韵就会生活化,剧中人物体现的内容就会僵、硬、呆板,角色就活不起来,只能体现生活,也就是来源于生活。如果过了就是在演戏,高于生活,只有形似体现不出神似。只有演员用"技"准确地把当时角色所需的任务完成好才能得到真正的为"情"服务。体现出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就是无技不成戏的概念。"技"与"情"相结合,巧妙地融在一起,才能把作品还原于生活。

"技"与"情"相融合后在没有程式化的时候是先产生出"情"后才能产生出"技"。比方说在我们排练的过程中有一句白口有多种体现方式,怎么体现更贴近剧中的角色塑造,在什么地方把语句断开,关键词的时候把一个字切割开来才能完美地体现剧中角色的所处环境,才是那个味。这样就产生出了"技",也就是先有了剧中的剧情后在排练的时候产生出了"技","技"才能真正的为剧情服务,体现出作品的艺术质量,也就是无"技"不成戏的说法。

在创作过程中最忌急于求成,只有认真的熟读剧本,仔细分析剧情,理解剧情,构画出角色的画面和形象才能塑造出所刻画的人物角色形象,理解剧情文本最后把作品体现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又产生出一个"情",创作人员团结在一起就路遥先生说的"牛一样耕耘,土地一样奉献"的精神人们才能创作出鼓舞人心,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作品。

这次很有幸应谢丽花老师之邀参加《黄河壮歌》广播剧的录制,在排练的过程中谢丽花老师,王倩老师,一字一句不厌其烦的给我教,朱星彦老师仔细耐心的给我讲剧情,分析人物,角色之间的矛盾关系,还有的老师给我做示范。在她们身上让我学习到了她们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她们对作品的敬畏之心;对作品的微美要求。是她们的精神壮起了我们创作团队的自信之力。有一次录制完当我抬眼时看到白洁芸老师在棚外给我举着俩个大拇指,让我兴奋不已,给我增添了更大的信心和力量,让我后面的场次非常顺利地完成了录制任务。

毛主席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黄河壮歌》广播剧主人公"任凤祥"就是一个平凡的船夫,咱生就本是搬船汉

风里雨里哟浪里钻

头顶着日头手拿杆

一年哟四季把船搬

道出了平凡的人生,他们生在那样的世界,是环境铸就了他们的人生,他们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创造出了他们平凡又奇迹的人生规律,他们赋于了我们创作作品的任务,我们就应该很好的还原彰显他们的人生,是他们的精神给了我们创作的沃土,我们为了黄土地,黄河俩岸生活的人们创作出应该有的文艺作品,为了我们未来共同的美好生活而携手努力奋斗!

2024年陕北过大年全国秧歌大汇演由佳县文化文旅局编排的陕北大秧歌《东方红》《船夫曲》《搬水船》《高楼万丈平地起》。《东方红》是佳县"李有源"先创作唱响世界,唱上太空的一首歌曲。《船夫曲》是我国的第一首民歌。《搬水船》道出了黄河俩岸人的生活,唱出了生活在黄河俩岸人的精神,如"任凤祥"在几十年中在黄河上救了一百多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只因有他们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有了更好的创作沃土,《东方红》中就编劳苦人民在四面八方、团结一致、奋斗拼搏、最后用"太阳"造型,光芒万丈,普照大地。《船夫曲》运用戏曲形体、武动编成的组合再配民族打击乐彰显船夫斗天斗地的精神,尤其最后一个动作全体演员蹲地后用脊梁后背弓顶起显出人与困难斗争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搬水船》演员化为一支船的美妙画面。《高楼万丈平地起》用欢快的音乐旋律演绎新中国成立,开放时代,今天人们过上美好的生活。就是一个作品构成要在每一个细节中下功夫找到支撑点,设计形体、动作、画面。让人一目了然,得到赏心悦目的美好效果,真正做到"技"为""情"服务的艺术作品。

20240314180016686-59-1db32.jpg_scale_.jpg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白梦娇
下一篇:

全国农药管理工作培训班在四川举办

上一篇:

长丰县水湖镇:安心托幼民生实事营造快乐童年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87056308@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