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552441705

新春走基层

2024-02-23 09:43 浏览:152 评论:0 来源:农易网   
核心摘要: “这两天棚外温度低,但又是红薯育苗的‘黄金时期’,因此要时刻注意棚内温度,赶紧下红薯种,才能保证一年的红薯

“这两天棚外温度低,但又是红薯育苗的‘黄金时期’,因此要时刻注意棚内温度,赶紧下红薯种,才能保证一年的红薯产量。”朱渭兵手背后,提溜着一大串钥匙,边往大棚里走边说道。这时,天空洋洋洒洒地下起了小雪。

伴随着钥匙碰撞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叩开了新一年的“薯”光。交谈间,十几位工人鱼贯而入,大棚里瞬间热闹了起来。他们有的负责搬运红薯种,有的负责摆种,有的赶忙覆土,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微信图片_20240222160432

朱渭兵是杨凌金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陕西省甘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躬耕薯田20余年,他将“秦薯”推介到田间地头、农家市场,让“秦薯”推广面积迅速扩大,效益逐渐显现。

“虽然天气不好,但为了给新一年的红薯生产打下坚实基础,就要马不停蹄地干。等到4月初,就能收获到1300-1500万株苗,届时推广给育苗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再由他们向小农户及加工厂供应,那么‘秦薯’的发展版图将不断扩大。”蹲下身、弯下腰,朱渭兵将一个个红薯种整齐地摆放到畦面上,细说着公司的发展模式。

20240223090616522-22-0a584.jpg_scale_.jpg

从事红薯育苗事业,对朱渭兵来说,是“子承父业”,也是“情怀使然”。最初,朱渭兵无心再种红薯,看惯了父亲朱俊光在红薯上下的功夫,他自觉这项事业又苦又累。但所有的抵触,也没能抵过父亲的“诱导”与从小的耳濡目染。

虽说要干,但必须要谋新路。在父亲选育红薯新品种的基础上,朱渭兵开始发展红薯种苗市场化繁育。并在2000年前后成立种业公司,专门从事红薯育苗工作。因此,朱渭兵给自己的定位是——科研型企业家。从市场角度,打造红薯全产业链推广模式。

如今,金薯种业除展示陕西主推良种“秦薯4号、5号、8号”外,还展示高淀粉型、食品加工型、食饲兼用型、菜用型等专用型薯类,紫薯、红心薯、黄心薯、花心薯等品系。并采用脱毒技术与多级、快速、高效育苗方法相结合,有效提高红薯种苗繁殖系数,也让红薯吃上全有机营养肥,解决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

公司更是形成“金字塔型”秦薯产业推广模式,塔尖是以金薯种业为主的种源供应,中间是以专业合作社、专业村、育苗大户为主的良种繁育二级基地,基部由育苗小户和种植户、小型淀粉、粉条加工户组成,两翼是由农村经纪人组成的销售网络。

“现在,公司发展模式已逐步完善。我们最主要干得工作还是打通红薯全产业链条,在上中下游以及延伸出的链条上成为‘领路人’,带领农户们在红薯产业上蓬勃发展并有所获益,让广大种植户尝到红薯的‘甜头’,助推陕西红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朱渭兵说。

微信图片_20240222160421

目前,陕西省内年种植100万亩甘薯中,有80%是秦薯系列品种,秦薯良种已推广到国内30多个省市区,年推广面积达100万亩,年创造社会效益10亿元。

“我们在河南省洛宁县、合阳黑池镇、绥德崔家湾镇、延安宝塔区甘谷驿镇等地已建成示范推广基地。并推广‘四月开沟种红薯,八月就把钞票数’的早熟栽培模式和‘一茬红薯五茬粮’的高效栽培模式,实现当年种红薯当年有收益的效果。”朱渭兵说。

站起身,拍拍身上的土,朱渭兵指挥着工人做好大棚内的收尾工作。他说,这批红薯种种下,也就打响了这一年前进的“薯光”。今年要加紧建设脱毒原种苗繁育基地,将“秦薯”种植面积继续向东扩展,把原种生产面积从原来的200亩扩大到700亩,同时做好延伸配套管理服务,让“秦薯”成为农业增收、农户致富的“金疙瘩”。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谷幸 李煜强

编辑:张静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上一篇:

六安市金安区椿树镇奏响“优化营商环境”更强音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87056308@qq.com
 
0相关评论